节能需从一体化的优化系统的触角来分析
来源:未知 日期:2017/12/07 浏览量:次
工业市场的节能潜力很大,以占能源消耗42%的过程工业为例,电机的能源消耗就占到了其中的60%以上。而其中只有不到10%的电机配备了变频系统,绝大部分电机都处在不合理的运行状态下,能源浪费情况十分严重。
低碳生产、节能减排首先自然是要发展清洁能源,风电、核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产业的迅猛发展正是基于此因。而对于更多的以生产制造为主的企业来说,更需要在工厂内部通过优化生产系统,改进工艺流程,实施高效的能源管理来实现低碳节能的目标。
在工厂内实现节能降耗,不应该仅仅只是选购一个节能电机,或者是增加一台变频器那么简单。节能更需要从系统的整体去考虑,更多的应该是构建一个整体的节能思路。节能并不是某一点、某一面的节能,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产品、技术、人员、流程等诸多方面。因此,节能需要从一体化的优化系统的角度去考虑。
对于当前的我国众多工业用户来说,节能的措施必须要和优化系统的措施紧密相连。大家在考虑对系统进行优化的同时,要时时考虑节能。节能并不只是仅仅在一两处需要的地方加上节能产品,而是要从系统的整体出发考虑,从生产的工艺流程、工厂的资产优化、资产维护管理等角度考虑,在节能、优化等理念的推动下进行解决方案的构思。
先进的现代化工厂要求所有的生产设备都必须要连接成为有机的整体,信息的无隙传递、资源共享都必须有效地互联、统一于整体的系统当中,以便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而这些,更是节能的基础。
如在多数过程领域,其实底层都会配有多个传动系统。但通常这些传动系统都只是各自形成独立的体系,与上层控制系统DCS之间只是通过简单的接口连接,这种配置往往很难让上位机了解到传动系统的能源消耗情况,造成节能的无法有效实施。而如果能够建立更好的信息传输通道,则能够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达到系统整体优化的目的。
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实现节能首要的是要测算出设备的耗能点在哪里,而这则需要建立通畅的数据传输,根据数据进行节能改造、能源管理。而要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就需要有可靠的数据来源。曾硕巍先生表示,数据是控制优化的根本,如果没有很好的数据,有再好的优化手段也是没有用的。
先进的控制理论和过程优化在过程行业的节能优势明显。如今,采用这种方式已经成为主要手段。控制有多种算法,一种是控制器本身的算法,还有就是上位机中的算法。而应用最为广泛的还是PID控制算法。此外,先进的模型预测控制也是常被采用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