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经理
 
电 话:021-39520660
 
手  机:15821591180
 
传 真:021-69001586
 
Q    Q:1257746205
 
Email:debon_gk@163.com
 

协作机器人:智能化与协作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自动化程度

来源:未知    日期:2017/11/24    浏览量:


        目前,制造业生产模式正在快速从少品种、大批量向多品种、小批量转变,大部分制造企业常常面临日益增大的成本压力、产品多样化需求不断增加以及时刻变化的产量需求等挑战。而传统的工业机器人,是在保护栏后面,与工作人员相隔离,在工作流程上,也是和人的其他工作相屏蔽,这就呈现出工作流程环节和生产模式上的相对固化。

        个性化定制和柔性化生产所需要的已经不是传统的生产方式,不断迭代的产品对机器人组装工艺的通用性、精准度、可靠性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需要更柔性、更高效的解决方案,那就是智能化与协作,制造方式必然需要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自动化程度。由此,能和工人并肩协同工作的协作机器人成为迫切需求。很多非标产品和复杂工艺需要人机协同完成,机器与人是分工合作、互为补充和相互促进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机器人的自动化潜能。

        相比成熟的国外市场,协作机器人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小型化、轻量型、协作机器人,其灵活高效的生产模式、用户友好的操作界面以及理想的投资回收周期,降低了企业自动化改造的门槛,使得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更愿意通过协作机器人来实现降本增效。

        据优傲机器人与高工产研机器人研究所在工博会上发布的《2017年协作机器人行业发展蓝皮书》显示,2016年中国协作机器人销量2300台,同比增长109.09%;市场规模达3.6亿元。2014年至2016年,中国协作机器人销量及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95.79%和6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