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和信息化升级,而非仅仅实现自动化
来源:未知 日期:2017/11/15 浏览量:次
据悉,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重心从互联网、金融等虚拟产业重新回归实体制造业。
在全球制造业都在发展中遭遇瓶颈(资产可用度不高、数据透明度差、工业信息安全问题、生产灵活性差以及持续上升的人工成本等)之时,美国提出了“工业互联网”,日本提出工业复兴计划,德国提出了“工业4.0”,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
在专家看来,这些计划的核心就是利用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来对原有制造业进行改造升级。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促进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同时也将催生新的蓝海。目前,美、德等着力推进智能制造的发达国家,均有一批电子信息领域的优秀跨国企业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撑,欧美这些企业已在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上走在世界前列,抢占了技术和标准的制高。
我国也不甘落后,2016年12月,工信部发布了国家《智能制造“十三五”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明显增强智能制造的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智能制造是未来十年中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但‘中国制造2025’要推动的是智能化和信息化升级,而非仅仅实现自动化。”分析师认为,《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 年)》为“十三五”期间智能制造的发展指明了具体方向。互联网化智能制造是未来升级的最优方向,将彻底改变中国制造。